國內檔案室?guī)旆繙貪穸裙芾碛惺裁匆?/span>
大部分重要紙質檔案具有原始性、性,其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非常高。然而紙質的媒介容易生蟲,發(fā)霉(霉變),泛黃,導致檔案保存不完整。導致這些問題的關鍵則是沒有控制好檔案室溫濕度。排除一些突發(fā)的情況之外,控制好檔案館的溫濕度可以讓檔案資料長時間完好保存,甚至有可能保存。
我國對檔案室的溫濕度管理要求如下表:
用房種類 溫度范圍 相對濕度范圍
檔案庫 14-24℃±2℃ 45-60%±5%
裱糊室 18-28℃ 50-70%
保護技術試驗室18-28℃ 40-60%
復印室 18-28℃ 50-65%
聲像室 20-25℃ 50-60%
閱覽室 18-28℃ ——
磁帶庫 14-24℃ 40-60%
展覽廳 14-28℃ 45-60%
工作間(拍照、拷貝、校對、閱讀)18-28℃ 40-60%
注:1、±2℃、±5%ax一晝夜允許波動幅度。
詳細要求可以參考1985年11月23日國家檔案局頒布施行的《檔案館溫濕度管理暫行規(guī)定》
很多檔案館的管理人員早早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的存在,但大多數(shù)的情況還是還處于人工記錄數(shù)據(jù)和人工調控溫濕度的階段。這種人工管理的方式不僅費時費力,容易造成失誤,而且不能實現(xiàn)24小時的不間斷的監(jiān)控與調節(jié)。星望廣達的在線自動溫濕度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可以讓您輕松實現(xiàn)24小時不間斷溫濕度數(shù)據(jù)監(jiān)控,記錄間隔可以根據(jù)需要自己調整,還有數(shù)據(jù)超標報警短信等功能。
選擇測量精度
測量精度是溫濕度傳感器重要的指標,每提髙—個百分點,對濕度傳感器來說就是上一個臺階,甚至是上一個檔次。因為要達到不同的精度,其制造成本相差很大,售價也相差甚遠。所以使用者一定要量體裁衣,不宜盲目追求“髙、精、尖”。如在不同溫度下使用濕度傳感器,其示值還要考慮溫度漂移的影響。眾所周知,相對濕度是溫度的函數(shù),溫度嚴重地影響著空間內的相對濕度。溫度每變化0.1℃。將產生0.5%RH的濕度變化(誤差)。使用場合如果難以做到恒溫,則提出過髙的測濕精度是不合適的。多數(shù)情況下,如果沒有準確的控溫手段,或者被測空間是非密封的,±5%RH的精度就足夠了。對于要求準確控制恒溫、恒濕的局部空間,或者需要隨時跟蹤記錄濕度變化的場合,再選用±3%RH以上精度的濕度傳感器。而精度髙于±2%RH的要求恐怕連校準傳感器的標準濕度發(fā)生器也難以做到,更何況傳感器自身了。相對濕度測量儀表,即使在20—25℃下,要達到2%RH的準確度仍是很困難的。通常產品資料中給出的特性是在常溫(20℃±10℃)和潔凈的氣體中測量的。
溫濕度記錄儀在電子產品生產中的應用
大多數(shù)電子產品都需要在干燥條件下工作和儲存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每年有1/4以上的工業(yè)不良產品與濕度危害有關。對于電子行業(yè)來說,濕度的危害已經(jīng)成為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溫濕度記錄儀起著重要的作用
其它電子器件:電容器、陶瓷器件、接插件、開關件、焊錫、PCB、晶體、硅晶片、石英振蕩器、SMT膠、電極材料粘合劑、電子漿料、高亮度器件等,均會受到潮濕的危害。
作業(yè)過程中的電子器件:封裝中的半成品到下一工序之間;PCB封裝前以及封裝后到通電之間;拆封后但尚未使用完的IC、BGA、PCB等;等待錫爐焊接的器件;烘烤完畢待回溫的器件;尚未包裝的半成品等,均會受到潮濕的危害
作業(yè)過程中的電子器件:封裝中的半成品到下一工序之間;PCB封裝前以及封裝后到通電之間;拆封后但尚未使用完的IC、BGA、PCB等;等待錫爐焊接的器件;烘烤完畢待回溫的器件;尚未包裝的產成品等,均會受到潮濕的危害。
成品電子整機在倉儲過程中亦會受到潮濕的危害。如在高濕度環(huán)境下存儲時間過長,將導致故障發(fā)生,對于計算機板卡CPU等會使金手指氧化導致接觸不良發(fā)生故障。